在我们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“善良”里,究竟饱含了多少辛酸或是不安,可能只有我们自己最为清楚。在这个满是舆情的社会里,有多少真假,就有多少是非,有多少争议,就有多少反思。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份来自他人的良善,但更多的时候,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却是“恶意”,于是“恶意”一词便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。于是,“恶意”也就自顾自地开始发酵了,也就慢慢变得“滥用”了。
川大地铁事件已经持续“发酵”有一段时间了,来自各方的争议一直不断,有站在大叔这一边的,也有站在女生这一边的,还有站在学校这一边的。不可否认的是:地铁事件已经波及或者影响各方,6月7日,一女子怀疑自己在广州地铁里被一大叔偷拍,遂查看对方手机,对方自证清白后仍遭该女子“小作文”曝光,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。6月12日,据@四川观察 报道,四川大学对此高度重视,已密切联系属地警方及当事学生了解核实情况,将按程序依规依纪处理。一篇小作文、一则短视频,最终发酵到这种地步,实在是害人害己。
一条微博,万种病态。被无限放大的背后,究竟是流量作祟,还是网络效应呢?在互联网时代,我们已经很难看清楚事件的真相呢,几经发酵之后,不难看出,舆论的走向,着实让我们有些心悸。就眼下来看,该女子付出的代价已经不小了——深陷舆论漩涡,批评满天飞,公开道歉,战战兢兢担心受到处罚。这足以给广大网友带来警示。我觉得,这已经可以了,没有再去发酵下去,毕竟,她还是个学生。还是个未经世事的女生。
不得不说,网络舆论是一个好东西。也不得不说,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,网络曝光成了揭露乱象、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。甭管是自己所见所闻还是他人是非对错,很多人都爱放到网络空间品评一番。是的,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的习俗不是现在才有的,这个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,鲁迅先生曾经说过:群众,尤其是中国的,永远是戏剧的看客。如果显得慷慨,他们就像是看了悲壮剧,如果显得胆小畏惧,他们就当看了滑稽剧。我非常赞同鲁迅先生的这句话,也深谙中国人的秉性,在中国人的骨子里,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义自己人的方式,有些是靠血缘,有些是靠情谊,而所有一切不过是人的本性是理性人,所以利益没有冲突,合得来的自然也就是所谓的自己人了。
这段时间,我一直在关注着川大地铁事件,也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,为什么人们会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呢?或许是我们从小最缺乏安全感 ,所以,在我们是到事情的时候,我们多半是不相信人的,尤其是当事人。所以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假想,这种假想便是凡是当事者所做的都是错误的,都是哗众取宠的,我不否认,绝大部分的当事人,确实存在一定的过错。我也不否认,我们纠结于别人的过错而死死不放的时候,是不是为了流量,为了制造焦虑,为了舆论左右。前段时间武汉一小学生在校内被撞身亡之后没过多久,其母亲也坠楼身亡。便印证了这一点。“⽹暴⾏为的发生较随性和偶然,没有固定规律,有时只因为⼀句话、⼀个观点或⼀个表情。
作为一名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,我知道,互联网对一个人的意义和作用。我是互联网的原住民,也是资深住民。并且我读的便是计算机专业。对于网络的偏爱,我是言不由衷的。网络是一个载体,也是一个人的脸面。在我的印象里,它的出现,让我的生命焕发出精神,我用自己的文字,讲述着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良,也记录着自己的酸甜苦辣。人生的幸福与不幸福,有时候,取决于这张网,比如痴迷于网络游戏的人,或是痴迷于网络写作的人,都各有各的幸福,也都各有各的不幸。而我想要说的是:如今的网络与从前的网络,虽然都是姓网,但是意义和价值完全不等。
中国人在鲁迅眼中,国民劣根性被刻画的淋漓尽致:奴性、愚昧、病态、虚妄、堕落、自卑、守旧、麻木、虚伪、彷徨、爱面子……几乎用尽所有丑陋的词语。鲁迅作品中的社会底层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种种形象,或愚昧不悟、或封建卫道、或彷徨挣扎、或盲目反抗, 也是中国人劣根性的浓厚缩影。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在他眼里就是“吃人”两个字,“难见真的人”也是是他对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的总结。是的,我也发现了这一点,在所有发酵的社会热点事件面前,充满了人性的虚妄、彷徨、爱子子、愚昧等等。
社会常识告诉我们,维权的前提,正是在自身权益遭到侵害,或者发现可能遭受侵害的迹象时。事实自始至终根本不存在,当然也就谈不上维权。“莫须有”不是正义而是诬陷,漫无边际的所谓维权,很有可能构成侵权。可是话又说回来,当事女子还是学生,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,在她道歉以后,受害一方也表达了谅解的态度,至于她接下来会受到怎样的处分和教育,自然有执法部门、学校来决定。那些“人肉”女子个人信息、对其施加网络暴力的行为,既是对女子的伤害,也对公共利益无益,同样不该被容忍。对我们所有人而言,这都是一堂公共生活课。
地铁事件的冷思考,多多少少触动了一些人的内心深处,多多少少唤醒着一些人对于舆论的边际感的掌控,也多多少少让人看清了所谓的“舆论导向”的有失偏颇和不得人心。社会总是需要正能量的,当我们所有的人都处负能量的旋涡之中,也就便没了善良、正义、担当和自信了。可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,又多多少少渴望一份来自社会的善良、正义、担当和自信。为什么我们现在不敢扶跌倒的老人呢?因为如果你被冤枉了,然后澄清了,对加害者也没有什么惩罚。奖惩严重不对等,得失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,谁还会扶?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天嚷嚷皆为利往,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圣人,要真是什么都不计较了,甘愿被坑,那种人也不是圣人,而是冤大头,有谁喜欢做冤大头。我想这便是最好的答案了。
希望大家不要再去过多的评论和制造恐慌了。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犯错,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的现象,特别是一个还未出社会的大学生,在我的世界观里,我愿意去拯救一个暂时犯了错的人,而不是死死抓住对于暂时犯每个人都有可能犯的这个错误的人。网络是一面镜子,我们在照着他人的同时,也请照照自己。这便是我对地铁事件的冷思考。
发布者:雷一鸣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diis.com.cn/1224/8042/